ISO认证

资产现金收支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网络2021-08-08211
资产现金收支预算的执行与考核现金收支预算在上一讲讲了五个方面,现在继续把后两个方面讲完。现金收支预算的执行月度现金收支预算经过总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以后,交财务部门控制执行。怎么执行呢?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凡是有现金支出的,必须按照预算规定的...

资产现金收支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现金收支预算在上一讲讲了五个方面,现在继续把后两个方面讲完。

现金收支预算的执行

月度现金收支预算经过总经理办公会讨论通过以后,交财务部门控制执行。怎么执行呢?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凡是有现金支出的,必须按照预算规定的项目金额、时间,由财务部门划拨执行,对没有列入预算的项目,财务部门有权拒绝开支。

预算内的现金支出,哪个部门花钱,部门领导签字,谁签字谁负责。

所以,预算通过以后,总经理一般不要签字。如果领导天天忙于日常事务,就不可能集中精力思路思考重大问题。领导要把日常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哪个部门花钱,预算部门签字,谁签字谁负责,总经理到时候检查就可以了。

领导不签字也并不是永远不签字,松下公司就有一个“决裁制度”——总经理在两种情况下可以签字:

(一)意外性支出

是由于外部原因形成的意外性支出,要编制临时性预算。编制临时性预算的单位要说明支出的原因,并根据支出明细项目,逐项核算编制,报总经理批准后列入预算。

意外性支出通过编制临时性预算来解决。临时预算要把事由,为什么要花这笔钱,支出的原因,支出的具体项目,支出的金额,一项项写清楚,经过总经理审批后列入预算执行。

临时预算越多,对正式预算干扰越多。企业一开始做预算的时候,有个试行期,允许适当修改补充,通过编制临时预算来解决。所以,企业一开始临时预算比较多,这是正常现象,但是过了半年、一年,还有那么多临时预算,就不正常了。

专家建议,预算推行一段时间以后,如半年、一年以后,拿出两个月,这两个月没预算不开支,没预算不花钱,一笔预算都不批。像“SARS”期间交通旅游饭店损失非常大,但到年底一盘点,我们经济仍然增长8.9%,是正增长。所以企业拿出两个月,没预算不开支,耽误两个月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这样搞点“刻意效益”?刻意是心理学的概念,就是想办法在人的大脑中留个非常深的印记。管理需要刻意效益,像当年张瑞敏砸冰箱,给海尔职工留下非常深的印象,质量一点不能含糊。

同样,预算推行一年、半年以后,拿出两个月,没预算不开支,没预算不花钱,一笔都不批,耽误工作就找部门经理算帐,该扣工资扣工资,该扣奖金扣奖金,不要把预算不当回事。但是,人不可能把什么都想的那么周全,难免有遗漏,所以拿出两个月以后就要放开,如果确实没想到,预算确实没编制完全,就要允许补充修改。临时编制完了,也不算完,要记录在册,到年底统计一下,各部门临时预算情况,超出一般部门的临时预算项目过多,说明经理没有能力。

(二)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是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支出。资本性支出在编制预算时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在预算执行时,总经理还要检查签字。

资本性支出一般要通过预算,一个是投资预算、投资决策预算,一个是项目决策预算。企业小小部门的技术改造,买一个设备,购置一个固定资产,不需要那么复杂,但是要做论证,认为可行再列入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总经理还要签一次字,以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视。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回收期长,一旦投入将长期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所以总经理要签字。

总经理在两种情况签字,实际上体现高层管理者管理的两个原则:一个是例外原则,一个是重点原则。高层管理者管例外事件,制度有的,流程有的,预算有的,通常按照制度,按流程走,制度没有的,流程没有的,预算没有的,意外性支出,领导要签字。

重点原则就是领导关注重点事项。总经理签字体现了重点性原则,就是重大开支,总经理还要签字。企业在搞预算管理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是数额上的限额,1万元以下的,部门经理签字,1万~5万的副总经理签字,5万元以上的总经理签字,10万以上的董事长签字,有这么一个台阶。将来随着预算推行,台阶可以逐渐放开,数额可以放大。

领导要想超脱还要学会授权:

第一个授权就是预算内的开支,授权各部门负责人,各部门经理;

第二个授权就是财务部门授权,没有列入预算的项目,拒绝开出钱权。

财务部门负责人一般不愿意要这个权力。因为有些钱不是你花,签字得打包票,谁花钱,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很简单的道理,所以财务部门很少花钱。

预算期末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预算完不算完,检查考核预算支出与预算的收入,尤其对超预算的开支,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这些大多数企业都可以做到,但是这里面有管理技术工作问题,所以企业做现金支出预算,有定案定额,有标准案标准,定额标准管理技术工作,定额标准健全先进合理,预算控制有效。

企业基础工作不够完善,标准不够健全,可不可以搞预算管理?照样可以搞,财务部门做一些工作,要把历年的数据都找出来进行分解,在部门分解,在项目分解,分解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把不合理的开支去掉,把合理开支保留,再修改补充,定额标准就健全了。预算管理需要定额标准的支持,反过来,预算也推动定额标准不断完善,是相辅相成的。

预算不是非常复杂的方法问题,最重要的是观念习惯的问题。领导的观念习惯改变了,职工跟上改变,预算就好办了。而预算管理搞好了,对企业控制资金、降低成本是非常起作用的。

美国的股王沃伦•巴菲特说,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买企业就是买经营者,什么叫好,能够大力压缩成本,大力控制成本的经营者,给股东创造最大收益的就是最好的经营者。所以,企业在花钱上精打细算,千方百计控制资金,控制费用,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