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执行:必须对事情的结果负责(下)
100%执行:必须对事情的结果负责(下)
执行型下属的特征
很多下属都是问题专家、理由专家,都是为了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达成结果。那么什么样的下属才是执行型的下属呢?执行型下属有以下五个特征。
服从无条件
对上司首先要无条件地服从。这个无条件是什么?你不要讲理由、讲借口,你就要去想办法、达成结果。
工作无借口
借口是执行的大敌,是执行的天敌,所以一旦你有借口的时候,你就会想这件事做不到。不论接到任何任务你应该首先想,我如何做成这件事,那你想的就是方法;如果你老想这件事在执行中会有困难,那你想的就是借口。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要想办法、不要找借口,这是思想的问题、态度的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
企业中没有多少的大事,重要的就是要关注细节。细节让我们做事精益求精。未来的社会已经度过了暴利的时代,而进入了微利的时代。这就更要求大家关注细节。
以上司为榜样
上司并非全才,他可能在很多方面不如下属。但是作为下属,关键是怎么看上司的优点。我们要在上司的短处上发挥自己的长处,这就叫以上司为榜样,去成就上司,弥补上司的不足,而不是拿下属的优点和上司的缺点去比。上司既然做到了这个位置上,肯定有他的优秀之处。这就要求我们以上司为榜样,有一个服从的态度。
行动才是硬道理,即先开枪再瞄准
什么叫先开枪再瞄准呢?看见大雁是先打,还是先考虑这个大雁打下来怎么吃?如果先考虑怎么吃那这只大雁早跑了。所以做事的风格,应该是先开枪再瞄准。很多人做事,总是讨论来、讨论去,讨论了半天没有结果。先开枪再瞄准,就是什么事都要先行动,你想得太多,可能这也怕、那也怕,前怕狼后怕虎,大好的机会都白白错过了。当年的珠三角地区,很多企业家并不是真正的科班出身,有的就是小学毕业。但很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却在给他们打工。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人,他虽然没有学问,但他们敢做,所以他们成功了。
如何培养执行习惯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得好:“别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说明,结果比过程更重要。邓小平先生就是一个身体力行者。当有人在讨论是资本主义好,还是社会主义好时,他说,不要讨论姓资姓社的问题了,发展才能硬道理,这就是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后来他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的富裕,这叫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一)认真第一,聪明第二
在执行上,大家常犯的问题就是刻意追求完美。很多人为了追求完美,结果什么都不做了。其实0.1永远大于0,你做了0.1准比什么都不做好。因此关于执行的学问是:
在执行之前要敢干,要有信念。
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快做,速度比完美更重要。
在执行之后要找准,就是结果比过程和理由更重要。
对一个下属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培养执行型的习惯。认真是第一的,聪明是第二的。毛泽东说,“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只有认真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结果第一,过程第二
结果是第一的,过程是第二的。做事首先要追求结果,因为执行就是为了达成结果。
(三)责任第一,借口第二
责任是第一的,一个执行型的人,一定是负责任的人。
(四)行动第一,怀疑第二
行动占有第一的位置,怀疑占有次要的位置。要求下属在服从上司的过程中,不要抱任何怀疑的态度。不怀疑的态度就是,如果上司说错了,你通过执行把它执行对了就可以了。
作为下属,要想养成执行的习惯,就要掌握习惯的“五动”原理,去快乐地工作。
第一要启动。什么事一定要第一时间去启动。
第二要百动。做100次,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也就是21天,所以做100次足可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要自动。持续做下去。
第四要勇动。
第五要乐动。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http://www.iso.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