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自我超越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自我超越(一)
通过五项修炼创建学习型组织
人们容易产生误会,以为创建学习型组织只能经过五项修炼。其实不然,“学习型组织”可以参照多种模型、成功企业的经验、管理理念等来创建。五项修炼是彼得·圣吉提出的,他的理论中有一些地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思想有相似之处。从这一点理解,他的理论可能较为适合中国企业管理者学习和运用。
五项修炼指的是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新技能的组合,被管理界称为学习型组织的圣吉模型。它包括:
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心智模式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本讲介绍五项修炼之一: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是一项关注个人成长的修炼。具有自我超越意识的人,能够认知其自身真正的愿望,并为实现此愿望不断扩展其能力。
为什么强调自我
自我超越指的是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强调的是自我的进步、发展。
只有认知了这两方面的差距,才能够清楚自己需要扩展哪些方面的能力。
愿景是发乎内心的终极目标,它描述的是具体的特定的结果。如“我想从事真正喜爱的职业”,而当前的状况却可能是“我不得不另谋他职以求度日”。具有自我超越意识的人就会致力于掌握从事喜爱的职业所必需的技能、知识。
开展思想教育
有些人以为当前是市场经济的时代,思想教育已是过去时,是属于革命时代的产物。其实,无论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思想教育都是很重要的。一个企业要成功,必须注重思想教育。
从“工具性”的工作观转变为“创造性”的工作观
传统上,员工与企业结成的是契约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工作是为了赚取收入,而赚取收入是为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工作是员工实现自己愿望的一种工具。
实现自我超越,必须摆脱“工具性”的工作观,把工作视为美好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正如在松下公司,“工作本身好像被看做某种神圣的事情。”
向极限挑战
关于成功,有些人是这样抱怨的:“我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领导,他们不重视我。”或“我最大的障碍是环境,中国这样的经济体制,我怎样努力都没有用。”
对于这些人,现代成功学有句名言:
“妨碍你成功的最大障碍,既不是你的对手,也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自己。”
人们往往在心中给自己设置障碍,这是自我超越的人所要极力避免的。
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自我超越(二)
“向极限挑战”试验
游 戏
第一步:在空杯子里倒满水;
第二步:继续加水至高出杯沿少许,水没有溢出杯外;
第三步:往杯里加曲别针,水面更高,水依然没有溢出杯外。
游戏的启示和感悟
游戏的启示
这个简单的游戏告诉我们: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却往往有奇迹出现。你告诉自己:“杯子已经满了,再加水就会溢出来。”而事实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面可以高出杯缘一定的高度。
有句话是如此表述的:“你认为不行,那就不行。”人们容易陷于自我设置的障碍里,比如以下两种情况:
(1)力有余而心不足
有的人在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就认为自己不行了。
如“在两千米长跑中,我觉得自己也就跑个800米左右,所以我跑着跑着也就停下来了。”
(2)不敢接受新事物
有的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就不敢接近。
如:“我不会游泳”,“我不会跳舞”。
自我设限是妨碍事业成功的致命伤自我设限影响潜能的发挥。一个人总是想着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敢尝试新事物,那么,他永远不可能有所提高。
年轻人要敢于自我超越
年轻人与年纪大的人相比,其优势是年轻,而其事业上的最大障碍也是年轻。因为年轻的另一个含义是:没有经验。缺乏经验是必然的,但如果因此而害怕,裹足不前,那就是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遭遇到的极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自我极限、常规极限、死亡极限。自我极限指的就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极限。
本文首发:iso认证机构网 /uploads/image/202207/www.iso.net.cn